创新增添活力,创新激发动力。自去年8月我市开展“三结三联三服务”活动以来,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市委提出的创新发展战略,围绕“全领域抓党建、全方位抓党建、全天候抓党建”的总体要求,大胆探索,创新平台载体、工作方法和服务举措,为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,创造出一系列全省领先的“蚌埠经验”,为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、组织基础,凝聚起推动蚌埠跨越发展正能量。 “架桥连心” 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新渠道 蚌埠经济开发区金新社区的“党代表工作室”,就设在社区服务中心这个离基层党员群众最近的窗口里。走进工作室,不大的房间干净整洁,“党代表工作室制度”、“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工作流程”等相关制度规范上墙。 去年以来,我市启动“党代表工作室”建设工作,各社区按照“资源整合、一室多用、共建共享”的要求,作为党员联系群众、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平台全力推进,实现倾听群众需求“零距离”,联系服务群众“点对点”。 金新社区“党代表工作室”于2013年6月设立,党代表们以“传党情、听民意、谋发展、促和谐”为主题开展工作,通过每月20日党代表接待日,集中接待、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,广泛开展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活动,听取党员群众诉求、意见和建议,切实帮助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。 金山花园小区私自占用绿地、违章搭建等现象是公认的大难题。党代表在去年10月的接待日中,得知小区内一住户存在私自占用绿地、铺设小路的情况,在对此事调查了解的基础上,党代表一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上门制止,一方面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住户思想工作,经过努力,私开的小路被拆除,绿化区内重新补绿,恢复了往日的面貌。此事的顺利解决,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。 “尽管党代表不能每天坐镇,但工作室的大门一直向党员群众敞开。”采访中,金新社区党支部书记陆银萍告诉记者,为做好党代表工作室日常工作,专门配备了2名联络员,为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,还成立一支党代表工作室志愿者队伍,构筑起“三级网络”工作模式。“党代表工作室这一创新做法,不仅增添了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一块新阵地,同时,也畅通了一条党员群众表达意愿的新渠道,拉近了党和群众的距离。”目前,我市建立社区(村)党代表工作室955个,2000多名党代表进驻党代表工作室服务群众。 “八小时外” 在职党员认岗履责促和谐 随着“撤街并居”工作的推进,调整社区规模、构建大社区格局,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化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,单位党组织与社区“双重管理”在职党员干部是一项创新举措。过去许多党员干部尽管“八小时”以外每天穿梭于社区内,却并不在社区党组织的管理范围内。他们和社区之间缺乏紧密联系,一方面影响了党员在基层发挥先进带头作用,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形成沟通障碍,缺少平台。 2013年8月,市委专门出台意见,全面推行在职党员“双重”管理工作。“工作在单位、活动在社区、奉献双岗位”的党员“双重管理”是这一创新模式的内涵,是全天侯、全方位管理在职党员干部的工作举措。 “没想到,咱们社区的县级领导干部们对社区的活动这样支持。”记者日前来到经济开发区碧水蓝天社区采访时,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林说起去年10月份第一次组织社区在职党员开展公益活动的情景时有些激动。当天,李林“指挥”着24名居住在社区的县处级党员干部为小区打扫环境卫生。“捡拾垃圾、清扫路面,大家都干得认认真真,已是初冬,不少人额头上冒出了汗珠。”李林对此感触深刻。 李林告诉记者,碧水蓝天社区共有在职党员154名,其中县处党员领导干部就有40名。“在职党员干部有能力、有水平、有资源,吸引他们参与社区活动,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、专长,帮助社区解决一些‘老大难’问题。”李林说,随着在职党员纳入社区管理,社区将结合党员干部的业务特点,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。 截至目前,全市1909名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到社区报到,申请各类型公益岗位1463个,在新平台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以自身模范言行影响、带动居民群众共建和谐社区、共筑美好家园。
“源头活水” 创新引领基层组织增活力 日前,“蚌埠交通志愿之星”服务队的成员们带着慰问品来到结对共建社区——龙子湖区解放街道大桥社区,看望慰问社区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,送来了交通局全体职工的问候与关心。 创新服务平台,增强党组织凝聚力。市交通局创新工作模式,将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与“三结三联三服务”活动有机结合,建立起一支由1800名党员团员组成的庞大队伍,针对基层党员群众需求,使服务活动更加广泛和直接。市交通运输局团工委负责人李明芳介绍,“三结三联三服务”活动中,“志愿之星”队伍定期深入社区开展爱心捐助、关爱特困老人、留守儿童等一系列公益活动,与结对单位共同开展文体活动,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,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。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梅告诉记者,市交通局真心实意的帮扶,为社区党的建设注入活力,他们的志愿者行为,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带动作用。 创新,增添新活力,激发新动力。市委提出创新发展战略,深入全市各领域。全市基层党建推行“1365”工程、“三结三联三服务”、“在职党员进社区”等打破单位、行业、地域界限的创新举措,构筑起具有蚌埠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。 “三结三联三服务”活动为基层党建搭建了广阔平台。活动促进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共建和深度融合。市商务局针对企业发展建立的“四帮机制”,扩大与丰富结对共建内涵,推动抓党建促发展;蚌埠日报社拓宽思路,推行“五帮五强”新举措,力促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新提升…… 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,要“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”,为党建工作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。随着“三结三联三服务”活动的深化推进,作为第二批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载体,将会形成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,不断增强基层党建活力与动力,为全市改革发展夯实更加坚实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,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。 |